在中國歷史上,唐人小說真正開始了小說的創作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定價:220元
特價:187元
「唐人小說」,指的是唐代的文言文短篇小說。在此之前,中國正統文學界從來沒有重視過「小說」這種性質的文體。一直到了唐代,才有文人們專心投入小說創作的領域,他們開始用優美的文筆寫作,並且加長了小說的篇幅:透過小說的內容,反映出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;利用細膩的文字,描寫故事人物的心理。可以說,唐人傳奇的出現,使得「小說」這種文學體裁,從此在中國文學史上正式佔有一席之地。
科學專業出身的江曉原教授,對唐代的詩文小說與社會文化抱持著強烈的熱情,針對《唐人小說》做出了深入的研究。他分析唐人小說有四大主題:
一、情愛:開放而浪漫的男女關係如《遊仙窟》、《鶯鶯傳》;
二、俠義:開創武俠小說先河如《虯髯客傳》;
三、鬼神:呈接六朝志怪小說如《訂婚店》、《南柯太守傳》;
四、政治:反映當時社會政治如《東城老父傳》等。而其中許多故事,都對後世作品產生很大的影響,一直到今日仍流傳不輟。

導讀者簡介:
江曉原
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科學史系主任,上海市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,上海性教育協會副會長。已在海內外出版專著、譯著、文集等50餘種,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。並在京滬等地多家報刊雜誌長期開設個人專欄,發表書評、影評、隨筆、文化評論等。研究領域以科學史為主,旁及科學傳播、科學文化、性文化史等。

繪者簡介:
侯瑞寧
生長自台南,這個老城市的溫吞節奏也深植在心中。學的是建築,可惜缺乏秩序的頭腦跟尺規不相容,倒在天馬行空的插畫中快活。2002年開始插畫工作,愛用毛筆水墨畫食物跟各樣好看好玩的人。2005、2007年被德國Archive雜誌評選為「200 Best Illustrators Worldwide」。

版型試閱:
      正確版型以實書為主

內容搶先看
 關於唐人小說對後世的文學影響,有幾點:
 第一,在中國歷史上,唐人小說真正開始了小說的創作。我們現在實際上是按照現代西方文學的理解來使用「小說」這個辭彙——儘管這個辭彙是我們古代就有的。我們覺得被稱為小說的作品總得有一個故事,有情節,有人物性格,有對社會狀況的描繪等等,這樣的東西我們才稱為小說。在唐代之前,六朝志怪小說已經不少,但那些東西都比較短,內容都是神奇鬼怪因果報應之類,這類作品最初是佛教的普及宣傳讀物。但是到了唐人小說,確實反映出作者主觀上想要創作文藝作品的傾向,這些作品中,我們看到有很多篇章符合我們今天對小說的定義,所以我們稱之為短篇小說確實是名副其實的。
 第二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從六朝志怪到《聊齋誌異》,在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傳統中,唐人小說起的作用非常大。明、清兩代文言小說的作品很多,並不是只有《聊齋誌異》,只不過《聊齋誌異》名氣最大。如果將《聊齋誌異》跟唐人小說比較,我們會發現有很多作品非常相像——無論語言、意境、結構,老實說我覺得這兩者是可以混淆的。如果我們找那些並不很熟悉唐人小說和《聊齋誌異》的人做測驗,比如說我們把這兩者的作品篇章混合在一起,要他辨認出哪個是唐人小說哪個是《聊齋誌異》,我估計有不少篇章會被辨認錯,因為兩者有時非常相像。
 第三,色情文藝在中國是有傳統的,我們看到最早的是《遊仙窟》。這裏又得說到白行簡了,白行簡除了寫《李娃傳》之外,還有一篇著名作品叫做《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》,失傳了很久,後來在敦煌卷子中發現了它的殘篇(據我推測大約殘缺了三分之一)。那篇作品是署名作品,署了白行簡的真名。寫社會上各階層人物的性交狀況,從帝王的一直寫到窮人的,五花八門,用浮華的文辭,描述不同階層夫婦間的性生活細節和場景。這個作品的年份比《遊仙窟》大約晚一百年。再往後,在明、清時代,有大量色情小說留傳下來,但是那些色情小說越來越沒有美感。而在唐代的《遊仙窟》和《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》這兩個作品裏,我個人覺得,還是有美感的。所以在中國的色情文藝傳統上,我們不能不承認,唐人小說也有開先河的作品。
 第四,也許是最明顯的,是唐人小說對後世戲劇文學的影響。唐人小說中的很多篇章都被元、明、清三代的戲劇所吸取,它們都是從唐人小說的故事衍生出來編成戲劇的。較著名的如元代王實甫《西廂記》、白仁甫《梧桐雨》、明代湯顯祖的《紫釵記》、《南柯記》、《邯鄲記》、清代洪昇的《長生殿》等等。這裏不妨以《西廂記》作為代表來談一談。
 1979年,我正在南京大學天文系讀二年級,學的是天體物理專業。但是我一貫有不務正業的毛病,那時我首次從汪辟疆校錄的《唐人小說》中讀到了《鶯鶯傳》,不過當時吸引我的主要內容,卻是其中的「河南元稹亦續生會真詩三十韻」,那是一首非常工穩的長篇五言排律,在唐人作品中也不多見的。詩中「低鬟蟬影動,廻步玉塵蒙」、「眉黛羞偏聚,唇朱暖更融」這樣的意境,已經令我擊節歎賞;而「汗流珠點點,髮亂綠蔥蔥」、「衣香猶染麝,枕膩尚殘紅」這樣的香豔,也讓我喜歡;結尾處「海闊誠難渡,天高不易沖。行雲無處所,簫史在樓中」幾句,意境高遠,更是讓人吟誦不絕於口。
 有了這樣的鋪墊,等我看到王實甫的《西廂記》時,自然一口氣就看完了第一遍。當時我就能將其中許多段落背誦下來,竟不用看第二遍——可惜的是,我似乎只是對香豔作品才有這樣好的記憶力。而當我吟誦著「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!……春光在眼前,爭奈玉人不見,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」這樣旖旎的詞句時,那些枯燥的天體物理學公式早就被忘到腦後去了!那時我被《西廂記》迷得神魂顛倒。從「王西廂」到「董西廂」,再到趙德麟《商調蝶戀花》,我盡力收集一切和《西廂記》有關的材料,甚至對元稹的豔詩也情有獨鍾起來——因為其中有「閑讀道書慵未起,水晶簾下看梳頭」、「憶得雙文衫子薄,鈿頭雲映褪紅酥」之類被認為與《西廂記》的故事藍本《鶯鶯傳》有關的篇章,而《鶯鶯傳》又被認為是元稹的某種自傳內容。 後來我發現,其實《西廂記》不僅僅是一部元雜劇,它可以作為中國古典文學一個非常獨特的切入點,從這裏進去,唐人小說、唐詩、宋詞、元雜劇,一氣貫穿。元雜劇中取材於唐人小說的當然還有,但是崔鶯鶯的故事太迷人了,從這個故事中獲取資源的創作活動持續了好幾百年。更何況《西廂記》文辭之高華優美,幾乎登峰造極,而與它有關的材料,也無不香豔旖旎之至。
 這裏挑選《西廂記》作為代表是因為它知名度非常大,可能所有以唐人小說為靈感編成的戲劇中,現代中國讀者瞭解最多的就是《西廂記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