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清末百日維新著名人物,維新四公子之一譚嗣同。他極為推崇《明夷待訪錄》,並說:「孔教亡而三代以下無可讀之書矣!乃若區玉檢於塵編,拾火齊於瓦礫,以冀萬一有當於孔教者,則黃梨洲《明夷待訪錄》,其庶幾乎!其次為王船山之遺書。皆於君民之際,有隱恫焉」。 |
|
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,代表作品為《日知錄》。他給予《明夷待訪錄》極高評價,認為:「大著《明夷待訪錄》讀之再三,於是知天下之未嘗無人,百王之弊可以復起,而三代之盛可以徐還」。 |
|
近代思想家、戊戌變法領袖梁啟超。在《黃梨洲緒論》中他說:「中國一梨洲出,而二百年來,曾無第二之梨洲其人者。」而在《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》中稱讚《明夷待訪錄》:「在我們當學生時,實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興奮劑。」說明了這本書對清末憲政革命有著重要的影響。 |
|
清末知名學者康有為,所領導的「戊戌維新」也深受《明夷待訪錄》的思想影響。他高度讚美黃宗羲,認為:「梨洲大發《明夷待訪錄》,本朝一人而已。梨洲為本朝之宗」。 |
|
這本書的導讀者王汎森,中央研究院院士、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,著有《章太炎的思想》等書。他認為:「《明夷待訪錄》是一部奇書,其中有許多震人心弦的思想,是作者黃宗羲從其復國的艱難辛苦中得出的道理。」 |